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教孩子做家务事、照顾好自己?其实,过程比目的更重要

有机会网 2022-06-08

摘自Peace Body Mind
作者:胡嘉琪

自由与责任其实是手牵手的朋友。能够负责任照顾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探索的世界才更广,才有更多的自由。

一 信任孩子的尺度

每次在太平洋两岸往返,我总是会遇到飞机上和机场里的爸爸妈妈和小孩。有一件我觉得很可惜的事情是,亚洲很多父母不让孩子自己吃东西。

我在台湾看到很多爸妈都会喂小孩,这一点,我们家爸妈就是追着孙女喂的爷爷奶奶。而我小时候据说也是这样被喂大的。

可是,我在美国,确实看到,很多孩子,不管是一岁半还是两岁,肯定自己喂自己。

小孩即便是用手抓着吃,也是自己吃。父母做的就是准备好不会让孩子噎着又有营养的食物,帮孩子绑好围巾,预防食物弄脏地毯,就这样,放手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喂自己。

这样的相信,既简单又困难。毕竟,大人做事情肯定比小孩自己来还要有效率。父母要忍住自己想帮忙的冲动,还得应付让小孩自己吃饭,食物可能掉得满地的多余家事。

但同时,这样的相信,既简单又深远。

人是怎么发展出对自己的自信心的呢?就是从这么小开始。小宝宝要用力伸出手,试着精准地拿起一块苹果,然后再对准自己的嘴巴塞进去。如果有学习写AI人工智能的人,就知道,光是写程序训练一个机器人做这些事情就不容易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小宝宝要动用多少的大脑神经与身体肌肉神经,才能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困难的任务呢?而完成任务之后,小宝宝对自己和对这个世界,会培养出多大的相信呢?

我很喜欢的王理书老师,她有本书2016年在中国内地出了简体字版,书名就是《妈妈,你慢慢来:信任孩子的尺度》。这本书在台湾的书名是:《这样守护孩子的心灵自由》。

我很欣赏简体字版的书名,我读王理书老师的文章与书籍十几年来,我真的觉得理书老师是一个懂得如何信任孩子的妈妈,这不是一般相信孩子会自己把功课写完的那种信任,而是真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长出独特自我的相信。

因为这样深的信任,理书分享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故事,都散发出一种很自由的感觉。

2016年去北京上课,记得有学员给我的反馈是,我那说话时自由的身体让他们回想起,自己也曾经这么自由。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当可以给孩子自由的妈妈吧!

自由与责任其实是手牵手的朋友,我好佩服理书老师在书中分享各种让孩子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相处秘诀。例如,理书老师在书中提到,训练孩子做家事,其实从两岁就开始了,这也呼应上面我提到的,两岁就让孩子自己喂自己吃饭的“家事”。而如果孩子到了五岁还没有培养出做家事的习惯,那之后就要伤点脑筋才能改变这样的习惯了(这就是我们家两个青少年的状况啦)。

只是,两三岁的小娃娃,能做的事情很多也很少。这么样大家彼此学习讨论出适合早期孩子发展的家事,那就是一门很难的艺术了。

把喂自己吃饭以及做家事,当成跟考一百分一样是值得荣耀的事情,那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啊!

能够负责任照顾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探索的世界才更广,才有更多的自由呢!

二 身体的力量

要怎么做才能训练孩子做家事呢?要怎样才能信任孩子呢?我想先在这里多分享一些基本“练功心法”。

越小的孩子,越依赖身体感官与动作来探索这个世界。嗅觉、听觉、味觉、触觉、视觉是基本的五官。但同时,更重要却也常被我们忽略的,是孩子使用身体各部位大小肌肉所做出来的各项动作。这也是上一篇提到的,孩子练习自己吃饭需要涉及许多精密的神经协调。

如果我们再回头细看,孩子能够翻身,这也是一件大事呢!年纪稍大一点有过下背痛的父母,大概很能体会,背部一个地方痛,竟然连翻身都变成很困难的事情。孩子能够爬行、走路、跑步,在他们的世界里,这都是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

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常活在语言与视觉刺激的世界里面,很多父母在孩子会走会跑之后,就急着想让孩子学习第二外语或者数学。其实,在两岁到六岁这段期间,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套又一套的基本身体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

怎么说呢?就像是我们买了一台新计算机,一开始要先帮计算机安装基本作业程序,这样计算机才有基本的程序可以遵从,知道开机之后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那人类呢?人类的基本作业程序是什么呢?

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佛洛伊德在百年前就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大概在六岁之前就差不多定型了。当我念到身体(躯体)心理学(somatic psychology)之后,我更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啊,在六岁之前,我们的身体透过生活经验,形塑了各种基本的程序记忆,这些程序记忆变成我们未来自动化的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基本观点。

例如,据说小时候的我会走路之后,两三岁就爱上爬山,清早天一亮,就闹着爷爷带我去爬山。像只小猴子一样的,冲啊冲啊往山上跑。不过呢,各位父母肯定也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两三岁的孩子跑到山上就没力了。下山的时候,就赖着爷爷,要爷爷背我下山。老实说,我的脑海里已经完全没有以上的记忆画面了,这些故事是后来听家人说才知道的。

可是啊,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经验,在我的身体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程序记忆。身体记得,早起开开心心盼着出门的感觉,身体记得,那种全力爬山的快乐,身体也记得,那疲累之后,有人会接住我,把我安全带回家的感觉。

这是关于热情向前之后能够安全返回的身体程序记忆,而这样的记忆,也就形成内在潜意识里面,我对于自己以及对于世界的一种相信。即便长大后,活在语言与视觉世界的成人我,在意识层面已经忘记了这些记忆,但是,潜意识层面的身体记得。所以,有些时候的我可以很勇敢的往前冲,有些时候的我会耍赖等别人来帮我。

又例如,很多来到我晤谈室的个案(来访者),小时候曾经目睹家庭中的暴力与创伤。孩子听不懂所有的话语,但是孩子的身体是会感受并吸收到各种情绪的,同时,孩子的身体也会记得,那种安全感莫名其妙就消失的程序记忆,甚至是一种随时有可能会被伤害或抛弃的身体记忆。

回到最前面一开始的问题,要怎么训练孩子做家事?要怎么培养孩子责任感所以父母可以相信孩子?

我想邀请读者们在此时停下来想想,你想传家的是什么样的身体程序记忆呢?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对父母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有人可能会对我说,要是我是你爷爷,才不会背你回家,一定让你自己走下山,这样你才会记得要为自己选择的路负责。这也是另一种不同也很不错的身体程序记忆。所以,在你们家,你想传承下去的是哪些身体程序记忆呢?

针对做家事这个部分,你想给孩子的身体程序记忆,有可能是,大家一起收拾,然后一起庆祝家里变干净的程序记忆?还是,你会帮忙孩子打理好很多事情之后,请孩子跟你一起欣赏你的工作,然后彼此表达感激的程序记忆?

上面两种状况看起来相反,一个是大家一起做家事,一个是父母去承担做家事,却都有可能留给孩子很正向的身体程序记忆。

反过来,如果一个家庭当中,面对做家事就是爸爸责怪妈妈,妈妈生气爸爸,然后爸妈威胁利诱小孩,那么,孩子的身体记得的,大概就是做家事真讨厌,做家事等于惩罚的程序记忆。

此外,关于负责任与信任,你想给孩子的身体程序记忆是什么呢?

是在你观察孩子的特质之后,跟孩子一起选择可以挑战他们能力的事情,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让孩子身体记得冒险克服挑战,从错误中学习的程序记忆。也或者是,在兄弟姊妹当中,很清楚的界定家规,每个人要展现出一定的负责能力之后,就能获得相对信任的程序记忆?

反过来,如果父母只想着确保孩子成功完成每个家庭作业,仔细交代每件孩子该做什么,有没有可能,孩子学会的身体程序记忆就是只懂得如何在明确的框框当中,按照别人的意思往前进?

以上想分享的是“练功心法”,至于实际的“武功招数”,还真需要各位父母在家里“见招拆招”。当我们觉得自己招数使不上来或不顺的时候,或许可以回头想想心法,问问自己,在我们家这样的互动与过程当中,孩子的身体会学习到什么样的程序记忆呢?

有句话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似乎只要达到目的,过程如何都不重要。这篇文章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手段”才是我们身体会记得很久很久的程序记忆。

一个人怎么达到“目的”的“手段”,决定了我们的人格素养,而一群人如何达到“目的”的“手段”,决定了一个社群的文化素养。

关于作者

胡嘉琪,目前为在美国华盛顿州与爱达荷州私人开业的心理师,之前曾任职于华盛顿州立大学学生谘商中心、爱荷华大学谘商中心、普渡大学生涯发展中心、彰化师范大学与台北护理学院学生谘商中心。著有《从听故事开始疗愈》。

博客地址:https://peacebodymind.net


延伸阅读




用生活,定义有机。


新农夫 | 有机田 | 慢餐食 | 简生活 | 纯自然 | 绿心灵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媒体)
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